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互联

互联网时代家访:隔空对话还是面对面交流?

作者:文辉    栏目:互联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7-09-21 10:46

互联网时代,上门家访不可替代

家长

家访是形式大于内容?

2017年9月开学前一周,丰台区某小学学生家长孙女士收到了老师要来家访的信息,“老师说希望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暑期学习、生活情况,我也让即将升入二年级的女儿提前做了准备。”

孙女士说,孩子所在的学校要求“六年内走访完所有家庭”,每次走访随机进行,由班主任和一位任课老师一同进行家访。

在家访过程中,孙女士跟老师们交流很愉快。但对家访的作用孙女士仍有疑问,“6年一次的家访对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有多大意义?在二年级时进行了家访,是不是之后就不会再有家访了?”

孙女士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家访的形式大于内容,如果开展家访,应该是持续性的,且有针对性地进行。

从网络调查结果来看,家长对待家访的态度各不相同。“学习公社”上周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在对家访的态度中,有五成家长希望家访,近三成表示无所谓,两成左右的家长不希望家访。

记者了解到,家长的顾虑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有些是工作太忙难以抽身,有些是考虑要不要“聊表心意”,有些是因家里情况“特殊”如单亲家庭等,担心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艺美小学学生朱文锐的妈妈曾对家访有顾虑:“一次老师说要来家访,看望受伤请假的孩子。因为我们工作比较忙,家里只有老人在,担心对老师招待不周,心里很犹豫。但在老师坚持下,我没有拒绝。” 让她没想到的是老师来了并没有出现预想的问题,反而是孩子因为老师的到来格外开心。“老师还主动给孩子补课讲题,让我很惊讶也很感动。”

在孙女士看来,家访并非必不可少。“负责的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以及与家长的课后沟通,很容易了解学生、家长的情况。同时,学校定期举办的家长会、家委会、正面管教等家长课程都有助于增进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互相了解。”

学校

上门家访与在线交流互补

在一些学校看来,虽然现在有多种家校互动的形式和平台,但家访仍具有不可替代性。

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以下简称“玉泉小学”)主题课程部主任石颖认为,现阶段家访仍然不能被替代,“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入学前期存在不适应问题或家长此前没有跟老师建立联系;或父母不在身边孩子跟随老人生活,很难通过网络进行沟通的,都需要上门家访。”

玉泉小学就推出了“家长夜校。”石颖说,“家长夜校”在下午6点半开始,8点半结束,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一学年下来,满足很多家长对于科学教育孩子需求。2015年推出至今,开设了各种课程,如小升初衔接、亲子沟通技巧等,“学校会邀请教育专家,针对孩子教育的共性问题开讲。我们也会提前调研家长需求,确定选题。”

老师

有阅历、有能力才能做好家访

对老师而言,上门家访除了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之外,对能力也是极大挑战。

“中老年教师觉得力不从心,年轻教师则习惯了使用手机,不太理解这种家访传统方式,缺乏摸索,不知道家访时该说什么、做什么。”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一师附小)五(8)班班主任张莉在2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入户家访经验,她的观点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针对老师在家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有些地区甚至出台了具体指导措施,甚至细化到如何提问等细节。

如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就规定了教师家访“五不要”,建议老师在首次家访时“不要过多询问家庭经济情况;不要考查孩子学前掌握的知识情况,并进行定性评价;不要先期布置相关的学习内容;不要过多发表对孩子学习的意见;不要收取家长的礼品、礼金。”

张莉认为:家访首先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阅历,一些年轻教师还没有孩子,对婚姻和家庭的认识不够深入,因为经验不足而缺乏自信;在语言表达上也可能简单化,难以说到家长们的心坎里。其次,家访中遇到的家长素质可能参差不齐,有说脏话或是有暴力倾向的家长,也有对孩子冷漠粗暴的家长,对此有些老师也会感到害怕甚至不敢表达。再者,家访是没有装饰、不可撤回的沟通,考验老师的素养、爱心和教学能力。

20世纪50年代

家访成为基础教育中一种常见的工作方式,由于当时大多数家庭比较贫困,教师要上门说服家长让孩子入学,提高教育普及率,这也是中国家访的雏型。

1963年

《全日制小学暂行规程(草案)》颁布,要求学校应该采取家庭访问或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教好学生,这是我国首次从政策层面提出家访。

1992年

国务院提出建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家长学校兴起,教师家访受到一定冲击;紧接着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教学压力、人口流动的加速及通讯手段的进步等,教师家访制度自90年代末渐渐受到冷落。

2012年

教育部在全国推广借鉴湖北省“课外访万家”活动,为各地家访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范本。

2013年

教育部将建立家访制度纳入校长的专业职责。不少学者也在呼吁让传统家访重新回归到教育中。

2017年

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中小学生暑期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一次家访。

家访故事

学校代表:艺美小学

走进学生家里才能发现教育细节

三(1)班班主任刘洋曾经教过一个有自闭倾向的男孩小平(化名)。小平常拒绝沟通,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攻击性,甚至会和同学发生肢体冲突。为了帮助他,刘洋连续三年进行10多次家访。“起初,家长比较抵触,觉得我可能是去告孩子状,但是我在家访过程中并没有批评孩子,只是像朋友一样和家长聊天,了解一下孩子的成长经历。”

在家访中,刘洋发现小平的爸爸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可能是影响孩子性格发展的原因。于是,她每次都与孩子爸爸沟通,委婉地提醒他少用命令式的口吻和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同时耐心教孩子如何与同学沟通交流。经过长期努力,孩子不再与同学发生肢体冲突,甚至远远看到熟悉的校工就主动打招呼。这让刘洋很有感触,“有时家长身在其中,感觉不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老师在家访过程中会比较清晰地看到一些问题,从而协助解决。”

学校代表: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创新方法辅助家庭教育

除家访外,一师附小开设“快乐父母团体”家长课程,招募20位家长在专业心理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每周两小时的团体活动,通过“我的家庭故事”、“神奇的手印”等活动,让家长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反思与孩子的相处,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各班老师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沟通手段。一师附小三(3)班班主任邓春霞经常采用“家庭会”方式,邀请孩子的爸爸妈妈一起到学校,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如果只跟一位家长沟通,可能会导致孩子的父母互相推诿责任,甚至引发家庭矛盾。多位家庭成员共同到学校讨论有助于形成合力,解决问题。”

邓春霞曾教过一个四年级的男孩,不太会与人相处,考虑问题也相对幼稚。通过家庭会的方式,邓春霞与孩子的父母一起找到问题的症结在于孩子缺乏父母陪伴。之后,邓春霞又邀请孩子也加入家庭会的讨论。这次家庭会后,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大幅增加,主动引导孩子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

专家观点

家访有助发掘更多教育资源

冉乃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家长是教育的主人,而非老师的助手。家访作为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在当今社会仍需坚持。

“家访不是单一存在”

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老师首先要对家访目的有清晰判断,是为了解信息、解决问题还是沟通合作。根据家访类型的不同,老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可以拟一份提纲,对交谈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情况做一些预设,以防现场来不及反应。此外,老师应提前与学生和家长做好沟通,明确家访的时间长度和交谈方式等。

D02-D0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冯倓秋 方怡君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