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新闻

大学生在千变万化中寻找不变的年味

作者:白鸽    栏目:新闻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9-06-10 16:21

我在东北过大年

在东北,冬季的冰雪与新年的红火仿佛在上演“冰与火之歌”。

我的家乡牡丹江地处于全国冬季气温最低的省份黑龙江,春节期间,气温最低可接近零下30摄氏度。低温使江水结冰,万物肃杀,可唯独抹杀不了东北人对于新年的热忱。

东北人对新年的热忱体现在回家过年。年前,我在从学校返回家乡的路途中,有幸接触到了一位和我搭乘同一班列车的老乡。在漫长的归程中,他给我讲述了他的故事。在交谈中,我发现他是一位朴实、热情的人,这很符合我之前对家乡人的印象。当我问他有多久没有回家的时候,我在他的眼中捕捉到了一丝迟疑和之前没有过的低落神色。原来他常年在南方打拼,为了过年多挣点钱邮回家里,他已经有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是他离家的第三个年头,父母妻儿此时正在家里焦急地等待他回家团聚。“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话道出了很多打工者和其家属的心声,只要一家人围坐一桌吃个团圆饭,再冷的冬天也不会觉得寒冷。

东北人对新年的热忱体现在大街小巷的装扮中。红色是中国年最醒目的名片,在牡丹江热闹的步行街上,从服装店橱窗里的红色衣服和帽子、饭店外挂的红色条幅,到路边商贩售卖的福字对联糖葫芦,着眼处无一不把人代入到过年的热闹气氛中来。在中国人心目中,红色无疑就是最吉祥的颜色之一。人们穿红衣服、发红包、贴红对联,都象征着生活要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红”运当头。

东北人对新年的热忱是一种传承。说起东北过年的热闹,老一辈人可能更有体会。每年大年三十,那是家中的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除了可以成群结伴地放鞭炮,还可以收到来自长辈的压岁钱;家中的男人们则围坐在炕头谈天说地、把酒言欢;家中的女人们最为忙碌,她们在忙活着年夜饭的一道重头戏——包饺子。

不知从何时起,家中的女人们在包饺子时,会挑选几只饺子把洗干净的硬币放进去。据说,大年三十谁吃到了包有硬币的饺子,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交到好运。虽然这只是人为赋予饺子这样或那样的寓意,可确实激发了大家吃饺子的动力,并作为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有人说,如今年味越来越淡了,挨家挨户拜年被手机信息拜年取代。其实作为青年人,我觉得这是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必再遵循那些繁文缛节,只保留下我们认为最本质的年味就够了。

(侯月彰)

小城新年换新貌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叫“故乡”的地方,这个地方是其他地方替代不了的,它安放着我们童年的快乐时光,也将是我们内心的归属。曾经贫苦、凋敝、没有多少生机的故土,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年的费县处处流光溢彩,热闹非凡。温凉河畔上的真卿故居,一改往日的孤傲,张灯结彩迎接新的一年;亭台旁枝丫萌生新绿,寓意着2019年是生机勃勃的一年。小城的人们在温和桥上放烟火,在和平路上吃冒着热气的年糕,在道路两旁挂上红灯笼……小城的各处无不是春节的影子,漫天的烟火,高挂的灯笼,祈福的人群热闹欢腾,共盼来年好光景。

小时候,我在春节里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吃到冰糖葫芦。现在虽然时常能看到卖冰糖葫芦的商人沿街叫卖,但是那种在儿时吃到冰糖葫芦的高兴好像不见了。今年过年的时候,网友们在社交平台议论“过年时最快乐的不是你了”,其中有一条帖子,让我感触良多。帖子内容是“我问爷爷,这年为什么越来越没味道了,爷爷说,不是这个年没有味道了,而是现在过年时最快乐的人,不是你”。我的快乐不再是因为吃到冰糖葫芦而快乐,我开始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而这样的发展变化会让现在的小孩子吃到嘴里的冰糖葫芦越来越甜。

在小城生活的这些年里,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除夕夜,我站在新华书店的最高层,俯瞰日新月异的费县,感触颇多。公园里曾经有一架淘汰的飞机,我小时候经常爬上去玩捉迷藏。只是我总藏在控制室里,所以我总是第一个被找到的。前些年旧城改造,那架承载我记忆的旧飞机在某一天突然“飞走了”,没有人知道它“飞”去哪里。之前放飞机的地方现在变成了道路或广场,尽管旧飞机的样子慢慢模糊在我的回忆里,但我知道宽阔的道路和热闹的广场会给更多人带来便利和快乐。

费县的除夕夜,万家灯火通明,温和桥上的烟火愈发绚丽,桥上的人熙熙攘攘,孩子们手里拿着彩色风车,满面笑容,在烟火的照映下更显灿烂,大人们忙着作揖鞠躬向朋友道一声新春祝福,桥上的每个人都喜笑颜开。烟火燃尽,人们收拾好在桥上燃放烟火留下的纸箱,回家吃热气腾腾的团圆饭,喜迎新春的到来。

我的家乡也许不那么特别,但巷口的美食,楼梯间的饭菜香,水面的波光,桥面上人影摇晃,承载了我无数心愿的烟花……都让这个小地方,一直是我脑海中最甜的“冰糖葫芦”。

(梅从政)

咱们回家过年吧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又漂泊在外的海东人,家乡的“年”,是我一年到头来最翘首以盼的。

我的家乡是青海海东,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美丽的湟水河中下游,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在记忆中,小的时候只有过年才有机会吃到各种各样的美味。饺子,因为在春节吃,而显得十分尊贵;春节,因为有饺子吃,而显得十分有味儿。

时至今日,家乡人都渐渐奔向了小康,所谓的春节“仪式感”似乎也渐行渐远,有人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可每当我看到象征着过年的春联、鞭炮、饺子,我知道,其实年味从始至终都没有变淡。春节,不单单是一个节庆,更重要的是,对新的一年的期待和向往。

这不,今年的春节,家乡搞了个“大事情”,让家乡人感受到了那不变的年味。

在河湟文化的支撑下,海东特别开展了以“文化聚人气、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为主题的“青海年·醉海东”2019年春节系列活动。我家所在的乐都区,正是这次活动的主会场。小年这天,我与家人朋友一起来到这里,沿着乐都著名小吃一条街往东面走,便到了“青海年·醉海东”启动仪式的主会场。

在南凉遗址公园的广场上,一面被海东市政府定为吉祥物的“象背云鼓”格外惹人眼球。以“象背云鼓”为原型1:5的比例放大制作的这面鼓,为所有慕名而来的游客送上了最特别的新年祝福。与大鼓相对的,正是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九曲黄河灯阵”。随着夜幕降临,灯阵流光溢彩,从高处俯瞰,灯阵外围四四方方,内部却又是曲折蜿蜒,整个灯阵被分成九个小的灯阵,按照九宫格的形式庄严排列。灯阵由一根根灯阵组成了巨型迷宫,逛灯阵的时候需按正确的路线行进,否则就会困如其中。大鼓的后方则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河湟彩灯阵,灯笼由乐都区各乡镇的村民们自愿捐赠,成千上万的灯笼悬挂于空中。对乡邻来说,这些灯笼寄托着千家万户的期望,也祝福着新海东市越来越好。

晚上8点整,“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众人期待中准时拉开帷幕,神采飞扬的开场舞表演——社火,让台下的众人大饱眼福。伴随着欢快激昂的鼓点,男女老少涂上油彩,穿上传统表演服装,舞狮子、舞长龙、扭秧歌。浓浓的年味,让这座小城热闹起来。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海东人,我常常感慨:看遍了世界才知道,没有比故乡更美的风景;走遍千山万水才知道,没有比回家的路更好的旅途。

漂泊在外的海东人,过年了,攒够故事咱们回家吧。

(闫吉祥)

流动的船,不动的家

大年三十一大早,杨金虎和他的妻子封娟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在为自己的年夜饭做准备。距离开饭还有些时间,杨金虎拿出朋友送的春联,开始在船上张贴起来。按照跑船人的规矩,凡是有门的地方都要贴上,象征在新的一年里可以招财进宝。中国人每到春节都会在自己家的门上贴上春联,对于靠水为生的跑船人们来说,自己的船就是漂泊的“家”。

跑船人以船为生,他们每逢过年都会在自己的船头(他们称之为“龙头”)供上年糕、硬币、大葱等贡品,“这是为了祭祀河神,祈求它保佑我们来年航行一路平安。”杨金虎今年对于船头的河神祭祀异常重视,因为就在前一天,他的船遭遇了一场事故,船体受损,好在没有人员伤亡。他希望新的一年自己可以一路顺顺利利,航行平安。

今年是他们夫妻独自在外过的第五个春节,在外过年似乎已经成了习惯。来自江苏淮安的杨金虎出生于一个跑船世家,他的家族五代人都是跑船人,他目前是家族里唯一一个还在跑船的人。他的父母都是有着几十年跑船经验的跑船人,从他记事起,他的父母就很少回家与他一起过年。这一次杨金虎拉着货物,正好在春节期间来到了湖南,因为路途遥远回家坐车不方便,而且船上也需要人留守看守货物,所以今年春节他们又只能在外度过。

杨金虎一般只有在孩子们放暑假的时候才能跟他们见上一面,暑假他会将孩子们带到船上生活几天。他也想多抽些时间陪着自己的孩子。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跑船是最苦的职业之一。如今,杨金虎的父母都已上了年纪,跑不动船了,也没有退休金,孩子们都还在上学,“我们年轻人要在外面多辛苦一点儿。”杨金虎夫妻跑船是家里的唯一收入。

杨金虎打算今年把现有这条船卖掉,打造一条更新更大的船,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换了多少条船了。但是如果订购一条新船,在新船下水之前,他可以在家乡陪着自己的父母和孩子们生活一段时间。

流动的船是跑船人流动的“家”,岸上的亲人却是跑船人心中不动的“家”。

(吴 飙)

黔东南的人情年味

《铁路修到苗家寨》唱响,复兴号列车“驶入”舞台,去年春晚西部黔东南分会场一开幕,我便被灯光装点的鼓楼等独具贵州特色的元素所折服,黔东南地区苗侗村寨的风土人情深深地吸引着我。

寒假伊始,我有幸受朋友邀请,踏上了前往凯里的列车。到达凯里已是傍晚,青山伴着落日的余晖,火红的灯笼映射在街道旁水果摊上,公交车的灯光映射着人们安逸的步伐,这是我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回到朋友家,勤劳的大嫂早已准备好食材,火红的辣椒汤底,自家稻田里的稻花鱼,放在一起便是凯里著名的酸汤鱼。席间,大嫂开玩笑似得说,贵州人“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自家稻田里养的稻花鱼,配上辣椒的味道,做出来的食物鲜美诱人,完全不需要其他的佐料。

凯里是一座宝藏城市,从民居建筑到民族传统,从日常饮食到风土人情,都格外吸引人,其中最吸引我的,当属年味十足的家宴。“家宴是我们一年中最盼望的时候,同姓家族,亲朋好友都会过来围坐在一起吃饭。”朋友介绍家宴是凯里过年特有的习俗,血肠也会是家宴的重头戏,家家户户都会将自家圈养的年猪制成腊肉腊肠,以备来年所需。

在朋友的小叔家,我亲眼看到了期盼已久的家宴制作。与我印象中北方宴席的菜品不同,凯里的家宴基本没有炒菜,桌上放一个煮锅,锅下点火,将煮好的血肠切成小段,准备好的年猪煮熟切成片,加入香料和调味品一同放入锅中,类似于火锅,蘸准备好的辣椒等调料食用。听小叔说,简单的烹饪方法,是为了保留食材最原始的味道。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聊天,就是年和家宴最重要的意义。

独特的食材、独特的烹饪方法,构成了黔东南独特的年味。“你看,门外飘的烟就是家家户户在熏腊肉和腊肠。”

朋友介绍,除去家宴用掉的部分,剩下的肉类食材就要准备制作腊肉和腊肠了。家族朋友,乡亲邻里都会彼此帮忙,共同将食材打磨成过年乃至接下来一年的储粮。“你别看熏腊肉腊肠的过程看似简单,这其中也有很多讲究,承载了老人们对于过年的记忆吧。”熏腊肉和腊肠最重要的,也是最需要耐心的。甘蔗的加入会使腊肉和腊肠更加清香。熏烤过后,便是静待,一切等待都是为了来年的美味。

在吃饭的过程中,凯里的酒也给了我不一样的味蕾冲击。凯里米酒如这里的万物一般,给人一种温婉的感觉。听家中大嫂介绍,由于气候的原因,凯里一年四季皆可酿酒,米酒、梅子酒都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凯里人最中意的,还要数当地后山的野生拐枣和苗药泡的米酒。凯里人认为,拐枣和苗药泡的酒时间越长,味道越好。所以,拐枣和苗药酿的酒成了凯里过年必不可少的年味。

和朋友们一起骑车去下司古镇,“你瞧,路灯上牛角状的装饰就是我们苗族人戴的头饰……”一路上,朋友和我介绍着路旁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民族风情与传统年味在这里交融,碰撞出新时代的激情。

这个春节,我在黔东南,在苗岭明珠感受年味,在山水凯里感悟人情。

(芦 猛)

有一种过年方式叫“在深圳”

在深圳流传一句话,叫做“来了就是深圳人”,但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深圳人。在我心中,“家乡”是一个具有双重定义的词。我的父母不是深圳人,他们的家乡是我的家乡,而我生长的深圳更是我的家乡。

深圳这座城市,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与这座城共同成长。改革开放给深圳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无数的机遇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从祖国的大江南北背井离乡来到这个充满朝气的小城,深圳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移民城市”。

过去,每逢过年,深圳会变成一座“空城”。对于第一批来深圳打拼的人来说,一年的辛苦忙碌后,他们都会选择回到家乡与亲人朋友共同分享这一年来辛勤付出换来的喜悦。但随着与这座城市相处得越来越久,许多美好的回忆让这些“外地人”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近年,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把长辈从家乡接过来,留在深圳一起过年,“我在深圳过年”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

在一些人心中,深圳是科技之城、创新之城;也有人说,深圳是文化“沙漠”。其实,新一代城市建设者已越来越注重文化对于城市塑造的重要性,“移民城市”的独特属性也使来自天南地北的文化在此汇聚。现如今,深圳的年味越来越重,深圳的春节也体现出南北文化、中西文化、新旧文化的相互碰撞所激发出的独特魅力:独具岭南风韵的迎春花市,炫彩夺目的新年灯会,音乐厅里掌声雷动的交响音乐会,充满青春活力的街头歌舞快闪……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反映出了当今的时代特色,也为深圳这一座快节奏的现代都市增添了独到的文化韵味,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深圳过年,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细细品味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

独特的地理位置让深圳的春节和其他地方略显不同。在这个温暖的南海之滨,深圳在春节期间的气温一度逼近30摄氏度,也有一些北方的游客愿意来到深圳,度过一个温暖的春节。在这里,人们大可以脱去厚重的棉袄,轻装上阵,在深圳湾畔自在地骑着脚踏车,在清爽的海风中远眺一望无际的汪洋,亦或是傍晚坐在充满烟火气的大排档里,品尝新鲜肥美的沙井生蚝……当然,吸引他们的不仅是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新鲜捕捞的海味,便利舒适的都市生活也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走出家门,来深圳感受暖阳下不一样的春节。其实不论在哪里过年,一家人团圆就是年。

(崔亦维)

来源:中国青年报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