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商业

银行ATM机不断“瘦身”智能化改造成趋势

作者:肖鸥    栏目:商业    来源:东方财富    发布时间:2022-11-24 16:18   

有了更便捷的支付手段,ATM的亮点再也看不到了最近几天,记者走访北京各银行网点发现,大部分银行网点的ATM机区都相当冷清在一家银行的支行,记者等待的半个小时里,只有一位市民使用ATM机取现

银行ATM机不断“瘦身”智能化改造成趋势

今年4月,央行公布的《2021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到2021年底,全国共有ATM机94.78万台,比去年底减少6.6万台,中国每万人拥有自动取款机6.71台,同比下降7.34%。

据统计,2018年至2021年,银行ATM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数量从2018年末的111.08万台下降至2021年末的约94万台,降幅达15%。

目前由于使用率降低,银行已经主动撤掉了部分ATM机某银行网点大堂经理表示,在ATM机长期不使用或使用频率较低的情况下,日常运维成本仍需照常支付,有很大的运维成本

ATM业务骤降的背后是非现金业务的增长根据央行披露的2021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21年,全国银行共办理非现金支付4395.06亿笔,金额4415.5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9%和10.03%共办理电子支付业务2749.69亿笔,金额2976.2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9.75%其中,网上支付业务1022.78亿笔,金额2353.9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2%和8.25%,移动支付业务1512.28亿笔,金额526.9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73%和21.94%

星星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告诉记者,伴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非现金交易的比重越来越大,现金需求逐渐萎缩,以存取现金为主要功能的ATM机总需求日益减少为了降低运营成本,银行机构逐渐减少了对ATM机的投资伴随着ATM机数量的逐渐下降,又会反过来降低现金存取款的便利性,继续推高非现金交易的比重,促使银行机构继续减少对ATM机的投入,形成正反馈循环

为了应对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银行开始改造ATM机,通过智能化改造,向自助终端转型此外,一些银行对ATM机进行了升级,比如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增加了人脸存取款功能

据多位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虽然移动支付是必然趋势,但仍有很多人需要现金支付,比如老年人和一些偏远地区的人,他们受到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限制。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潘鹤林表示,伴随着现金需求的减少,银行网点的ATM机密度在降低未来,ATM机一定会逐步发展成为更加全面的银行智能自助终端,将大量网点承载的功能集成到智能自助终端中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人民币等数字支付方式全面铺开普及后,对ATM机的升级也有很大需求比如2021年6月,北京部分网点的工行,农行ATM机已经开通数字人民币存取款功能

易观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表示,伴随着智能网络和数字人民币ATM等项目的推进,一些采用最新技术的智能集成设备将有更广阔的前景因此,一方面,ATM机需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业务流程和终端设备实施数字化改造,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洞察用户的实际需求,从而从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价值挖掘等方面提升使用频率,发挥更大的价值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