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关注

承德:农业园区迸发产业扶贫力量

作者:余梓阳    栏目:关注    来源:西部热线    发布时间:2017-02-28 10:01

本报记者缪翼

“我们的20多个社员曾经都是贫困户,如今年收入2-3万元不是问题。”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利胜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艳军,望着他的2600多亩马铃薯田很是欣慰,“围场县西三区近80%的贫困户受马铃薯产业带动实现了脱贫。”

让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人均增收1300元的马铃薯产业,仅是承德市扶贫开发工作的缩影。近年来,承德举全市之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近日,“成绩单”公布——2016年该市60%的贫困人口实现持续稳定脱贫。可以说,承德的脱贫攻坚初战告捷。站位新起点担当新使命

承德所辖8县中有7个县是国家、省和燕山太行山片区贫困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万,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20.8%。承德作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脱贫攻坚任务何等艰巨。

其次,有这样一个共识:解决环京津贫困问题,事关全国脱贫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事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作为环京津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承德肩负着建成全国农业产业扶贫示范样板的使命,脱贫攻坚责任何等重大。

为此,该市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研究确定了全市“三确保”“四提升”的脱贫攻坚总体目标思路,先后制定形成《承德市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及10个专项政策文件的“1+10+N”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编制完成了全市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层层签订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建立精准脱贫报告和督查制度,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优势产业是农民致富渠道

北京新发地市场上60%的食用菌、胡萝卜、洋白菜等大宗农副产品,产地是承德。抢占了北京果品蔬菜如此之大的市场份额,承德农民的增收渠道自然拓宽了。随着产业效益和市场占有率的逐年提高,围场马铃薯种植面积以每年5万亩的速度递增,2016年达到了73万亩,亩均增收1200元。曾经是贫困户的李艳军,现在不但通过种植马铃薯自己脱贫,还带领乡亲们脱贫。

2016年,承德全市12.8万人实现稳定脱贫,靠的是富民产业。

主导产业如何巩固提升?突出特色优势建园区的承德经验可圈可点。按照“争列国家、发展省级、提升市级、培育县级”的建设思路,围绕主导特色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1+11+31+N”(1个国家级园区+11个省级园区+31个市级园区+N个千亩以上产业标准园)园区梯次发展格局。7个贫困县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实现全覆盖,围场县成功跻身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行列,各类园区已入驻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560家、农业合作社3790个、家庭农场325个,辐射带动3万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平泉县依托园区,探索“三零”模式推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4300元,被评为“全国十大产业扶贫范例”。现代农业园区已成为聚集企业、承载项目、延伸链条、探索精准扶贫利益联结机制的坚固“阵地”。

探索创新脱贫持续动力

“去年一年我入股了奶牛养殖业,拿到了3500元的分红收入。”因病致贫长期卧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丰宁县黄旗镇西村李安辅除了感动就是感谢。

李安辅通过“分红”得到的3500元分别来自两个渠道。

一个是以扶贫办每年发放的5000元扶贫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到旭缘奶牛养殖公司,按最低保底20%进行分红,每户每年分得1000元。承德市建立完善了贫困户与市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以贫困户的土地、宅基地、扶贫资金等入股,采取折股量化等形式,明晰股权,规范运作,保障贫困户利益,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领取租金、股金、薪金,让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领取租金、股金,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农村资源配置效率。目前,已有202个乡镇、2300个村开展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分别占全市涉农乡镇总数的96.6%和全市涉农村总数的92.8%。

另一个是以向银行申请的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为资金,集中购买奶牛,每年分得贴息收入2500元。这是承德市探索创新的“政银企户保”融资模式,建立了总规模达60亿元的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增信基金。截至目前,全市累积整合资金29亿元,通过“政银企户保”平台累计发放贷款41.6亿元,通过两只基金累计发放贷款27.14亿元,共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7.8万户。

“病痛让我变得贫困,而国家的扶贫政策让我心里有了着落。”采访到最后,李安辅的语气有些沉重,眼睛里却除了泪光还有希望。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