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新闻

以主题教育新成效促进卫生健康事业新发展

作者:宋元明清    栏目:新闻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9-11-02 11:59

遵照中央关于开展第二批ldquo;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dquo;主题教育总体部署,各级卫生健康管理和服务单位应立足于为人民健康谋幸福这个初心,着眼于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使命,以主题教育新成效解决好群众ldquo;看病难、看病贵rdquo;新问题,把主题教育理论武装推向服务人民健康具体实践,把建设健康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的历史责任扛牢做实。

以坚持ldquo;四个不变rdquo;为主导,解决发展方向问题。目前,基层医疗体系发展不均衡不充分,是导致群众ldquo;看病难、看病贵rdquo;的首要问题,也是制约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的方向问题。在深化医改,全面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中,一是要坚持政府办医主体不变。建设区域紧密型医共体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健康需求的创新举措。各级党委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应深刻认识区域医共体改变的是基层医疗服务模式,体现的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政府办医的领导权、主导权、监督权不会根本改变。相反,各级政府还应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投入,做好监督指导,确保医共体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行。二是要坚持医院公益性质不变。医共体是按照地理位置、服务人口和当地医疗机构布局,将基层医疗单位组织起来,形成集约化紧密型抱团发展的医疗共同体,丝毫不改变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的公益性质,不改变单位原来资金供给渠道、人员编制性质和补助标准,公益服务始终是医疗服务的旗帜和担当。三是要坚持机构原定职责不变。组建医共体是为了整合现有医疗资源,追求服务效益最大化。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要坚持原定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妇幼保健、计划免疫、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医养结合等职能职责不变,服务半径、服务对象不变,防治结合的功能定位不变。四是要坚持单位法人资格不变。医共体是按照现代医疗分工合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组织起来的医疗服务实体,注重的是分级诊疗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独立的法人资格不会改变,医院法定代表人应承担的责任义务不会改变。所以,在医共体建设中,各级政府和卫生健康行政管理,以及医共体牵头单位、合作单位都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医共体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发展的新成效为建设健康巴州注入新活力。

以实施ldquo;六个统筹rdquo;为抓手,解决发展能力问题。基层医疗发展资金短缺,服务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高,是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问题。当前,各地应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大医疗资源统筹力度,加快形成集团化发展格局。一是统筹发展规划。医共体建设应由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牵头领办,其他城区医院、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形成集约发展模式。医共体建设数量和成员单位具体分布,应由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根据地理位置、群众健康需求和领办单位辐射能力统筹规划,统一实施,使医共体布局既满足群众意愿,又突出紧密型内涵。二是统筹人员使用。深化医共体人事制度内部改革,对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编制分别核定,人员统筹使用。特别是在业务拓展、人员招聘、内设科室、职称聘任、中层干部任用、内部绩效考核等方面强化医共体自主权,充分发挥医共体人员技术互补优势,形成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的互利互补格局。三是统筹任务分担。区域医共体必须实行严格的分工负责制,牵头领办单位应重点承担成员单位上转的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疑难复杂疾病诊治或及时上转,统筹做好辐射区域医疗机构技术指导和重大疾病防控。乡镇、社区成员单位重点做好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做好大病、难病转诊工作,并为上级转回的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和康复期患者提供接续性服务,做好辖区内基本公卫和重大公卫服务,不能ldquo;大包大揽rdquo;和ldquo;包医百病rdquo;,把ldquo;小病在基层、大病住医院、康复回社区rdquo;的分级诊疗制度落细落实。四是统筹收入分配。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发展建设所需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统筹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应按常住人口总额预算,由医共体统筹管理和使用。在薪酬管理方面,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应按照ldquo;两个允许rdquo;建立ldquo;公益一类保障与公益二类激励相结合rdquo;的新机制。以岗位为基础,以绩效为核心,打破单位、层级和身份区别,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调动全员积极性。五是统筹物品采购。按照精简高效原则,进一步完善医药卫生资源集约配置机制。医共体医疗设备、药品耗材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支付,强化过程监督,严堵物品采购管理漏洞。六是统筹政策保障。建立区委政府牵头,机构编制、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财政、医保和医共体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管理机构,统筹医共体规划建设、投入保障、人事安排、考核监管,健全成员单位工作章程和议事规则,明确领办单位和成员单位权责清单,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建立ldquo;三医rdquo;联动、医保按人头总额预算、结余留用和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引导医共体主动做好预防保健和日常健康管理,帮助群众不生病、少生病、防大病、控慢病,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缓解医保基金压力。

以健全ldquo;四个机制rdquo;为保障,解决发展效率问题。基层医疗服务机制不健全、服务效率低,是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问题。各地要在主题教育推动下,健全ldquo;四个机制rdquo;,提高发展效率,帮助群众会看病、看好病。一是健全上下转诊机制。基层各成员单位应严格遵守分级诊疗制度要求,明确区、乡两级疾病诊疗目录,把该上转的病人转上去,领办单位也应坚持把该下转的病人转回去,让病员有序流动。要健全分工协作、医保按层级按比例报费和基层诊疗占比、双向转诊数量和比例考核评估办法,从机制上打通上转容易下转难的ldquo;最后一公里rdquo;。二是健全人才交流机制。乡镇医疗单位要充分利用紧密型医共体领办机构人才技术优势,强化急诊急救、全科医疗、儿科、康复、护理和中医药等紧缺人才体内培养,与医共体领办单位实行专科共建、临床带教、教学查房、技术指导、科研合作,整体提升医共体成员单位服务能力。三是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信息融合。加强以区域医共体领办单位为纽带,以打造向下辐射到村,向上对接到省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促进医疗过程中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让群众在家里就能看上专家。四是健全检查结果互认机制。重复检查是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各医共体成员单位应开放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等服务项目,推动医共体内检查检验结果和上级诊断互认,避免患者重复检查、过度治疗而加重就医负担。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