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新闻

研报:我国物价运行态势将趋于改善

作者:叶知秋    栏目:新闻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0-04-28 12:47

4月25日,由新湖财富、植信投资研究院携手权威财经媒体“第一财经”共同举办的植信投资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首期研报直播发布会在上海成功举行。静安区副区长张军,中植企业集团首席运营官牛占斌,新湖财富董事长曲光,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共同出席相关活动。

此次植信投资研究院首期研报《2020:全球衰退下中国经济怎么走》(以下简称“研报”)的线上发布直播吸引了百余家媒体关注,近百万人次在线观看,反映出行业相关人群对研报的高度关注。

研报对我国CPI未来走势进行了专题分析,指出2020年一季度受基数影响,我国CPI同比涨幅维持高位。随着我国疫情逐渐好转,3月CPI增速开始回落,主要食品如猪肉、鲜菜、鸡蛋、水产品价格环比均降,影响CPI环比由增转降。

在具体原因方面,研报指出食品价格下降是带动CPI涨幅回落的重要动力。长期来看,我国肉禽、粮油、鲜菜等主要食品价格都将逐步趋于平稳,通胀压力会随之缓解。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全国生猪存栏量及能繁母猪存栏量已持续5个月上升,加之目前国内疫情得以有效控制,生猪调运逐渐畅通,屠宰企业复工复产,猪肉供应链上的各环节回归正常运转。此外,随着各地加大力度投放冻肉储备,猪肉供需正逐步趋向平衡。数据显示,3月猪肉价格环比下降6.9%,此轮周期性上涨已经见顶。2月鲜菜价格同比上涨主要是受到季节性减产、春节错位及疫情期间交通管制及隔离措施的影响,随着3月鲜菜上市、物流顺通,环比价格开始下降,二季度后蔬菜价格将趋于相对平稳。

此外,研报还分析了全球疫情之下国际商品粮市场对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认为国际疫情导致的主要粮食出口国限制出口对我国影响有限。数据显示,我国三大主粮长期稳定实现自给自足,稻谷、小麦的库存消费比约为90%,玉米约为40%,且库存量充裕,使得国内粮价变动与国际市场脱节,受输入型通胀威胁较小。但大豆进口消费比高达85%,风险敞口较大。因主要大豆出口国阿根廷、巴西等受疫情影响,导致其出口效率下降,使国内豆价短期内存在上行压力。但长期来看,我国大豆供给的整体格局并没有受到颠覆性影响,涨价不具备持续性。未来,随着几大出口国疫情逐步缓解、稳出口政策出台后,我国二三季度大豆价格可能会出现大涨后大跌的局面。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并不存在支撑CPI继续走高或处于高位的基础,预计三四季度同比涨幅将持续回落。

对于CPI未来走势,研报指出,相比于短期内的CPI上涨,疫情二次冲击及国际油价暴跌造成的输入型通缩压力更加值得重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对原油等上游初级产品需求量大、对外依存度高,上游产品价格下降将明显影响国内生产、生活资料价格,从而拖动PPI走弱。我国3月PPI同比出现负增长,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价格下跌明显。受此影响,生活资料价格也由平转降。三季度后,随着全球疫情传播态势明朗,内外需求将逐渐释放,PPI有望出现转折,走向上行趋势。

基于上述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研报预计,随着我国生猪产能的逐步恢复,将带动猪肉价格持续下行;天气转暖后蔬菜等价格将保持相对平稳,国内粮价会继续保持稳定,支撑食品价格维持高位的动力衰减;复工复产的加速推进,也会带动居民商品和服务消费的增加,供需平衡下非食品价格走势将保持平稳。因此,我国全年CPI有望延续下行趋势。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