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社会

村村“种”文化户户扬家风

作者:如思    栏目:社会    来源:西部热线    发布时间:2016-11-17 08:52

王田本报记者高飞

月白风清本无价,近山瑶水皆多情。身临恭城县的几个村落,让人深有感想的不只是幽美宜居的环境,更多的是这里的人文素养,可谓村村“种”文化,户户扬家风,犄角旮旯也温馨。

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依山傍水,瑶族文化悠远。最近几年来恭城从实际动身,深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尽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典范。

传承乡土特点弘扬瑶族文化

“恭城油茶喷喷香,既有茶叶又有姜。”假如你来过恭城,那你必定品味过恭城油茶。记者达到恭城首先品味的就是远近著名的恭城油茶,味浓而涩,涩中带辣,耐人寻味。据介绍,恭城人每天早饭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不离油茶。“恭城油茶”作为恭城瑶胞的一种传统食品,已有千年历史。恭城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只油茶,恭城是如何做到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民族品牌的?

“我们以举行民间民俗活动等方式,展现民族文化,推进旅游开发,增加大众收入。”县委宣传部有关人士介绍,观音乡水滨村持续举行了7届瑶族盘王节和4届梅山文化节,在这样的节日能够欣赏瑶乡的吹笙挞鼓舞,感觉梅山文化等民俗风情。举行传统文化节日吸引了大批游客,这不只传承了乡土特点,弘扬了瑶族文化,更在此基础上助农增收。

创新也是一种传承,恭城容身乡土实际,挖掘文化内涵,以不一样方式弘扬瑶族文化。现已建成37个村级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村民在文化活动中心举行民俗活动。据了解,如今全县古村落中村民自觉举行的传统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杨溪村的“祭龙节”“祭牛王大典”、红岩村的“月柿节”等,每年招待游客达7万多人次,完成旅游收入500多万元,有用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建设美丽村落留住浓浓乡情

恭城的矮寨村是民族混居之地,瑶、壮、汉三个民族的文化在该村经历了数百年的融合,构成了独特的乡风文明。该村将“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联合,不只提高了村屯文明水平,更留住了浓浓乡情。

“院子都是我们自己扫除的,门口的马路也是。十多年前牛羊多、卫生差,目前村庄清洁多了。”68岁的田大娘笑着向记者介绍村内卫生情形。据介绍,该村屡次进行“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活动,消除卫死活角。“我们村屯分成5个区域,每个区都有一人负责。村内的保洁员每个月两块钱,尽管钱不多,但大家积极性很高。”田大娘笑着说道。

县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村容村貌不整洁、部分房屋老旧破损、新房面貌特点不光鲜等问题,恭城积极引导村民进行房屋乡土化、环境生态化改造。“我们对老房子以补葺和加固为主,力图坚持原貌,突出清洁温馨。改造后的房屋,红砖墙用白线条勾画,突出红砖的红色,寄意生活红红火火。改造使传统作风获得传承,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还记住了乡愁。”

倡导互帮合作培养浑厚乡风

“来到这最大的感觉就是我都不想走了!”从广州来恭城红岩村旅游的郑女士高兴地告知记者。红岩村把“农业+旅游+精神文明”相联合,走出一条“生态富村、文明建村、旅游强村、民主办村”的发展门路。

红岩村2015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据了解,现全村63户建有新房的村民,所有开设了农家乐旅店,户户都有招待能力。可谓果园变公园、农家变旅店、农民变老板、村民就地工作、就地城镇化。

生活好了,收入多了,精神文明也不落下。政府重视引导该村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顺应的新乡贤文化。红岩村的朱培铭书记就是“新乡贤”的典范代表,他说:“村庄是一个大家庭,不顾做什么这里都是根,是这里的一分子,工作毕竟是和村民多沟通交流、构成共鸣。”

“我们村的风尚不是锐意构成,都是自觉自愿。我们没有闹过抵触,也没有抢客的现象。”村里致富带头人朱天助说,“每家都发展起来,全村才能够全都发展起来。”

据介绍,恭城县有6户被评为市级“十星级文明户”、66户被评为县级“十星级文明户”。全县深刻展开品德榜样、美德少年、身旁好人和“弘扬家风家训推进乡土化建设”“发展效益农业争做新型农民”等评选表扬活动,出现出一批全国劳模。村民不离村相同能够享用城市文明,甚至是更加温馨协调感浓重的农村文明。

adl03
adr1
a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