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热线 | 助力西部开发,关注西部民生! |
adtop
adtop01
当前位置: 西部热线 > 生活

浅谈技工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作者:张璠    栏目:生活    来源:西部热线    发布时间:2017-05-28 13:58

原标题:浅谈技工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基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显示状况考虑,提出我国21世纪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全方位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并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制定的试行标准,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大项:与人交流、数字运用、自我学习、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

职业核心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活动都需要的,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是一种可迁移的、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并不针对某种具体的职业、岗位,对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影响极其深远。

1.技工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现状

在新型知识经济发展迅猛的科技时代,经济发展、企业形态和劳动力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社会职业的变换和人员流动也随之加快。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尚有一些距离。从笔者对部分长期与技工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用人单位访谈的结果显示,企业认为毕业生能否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往往更取决于职业核心能力。从对用人单位调查来看,技工院校毕业生在“自我学习和适应能力较弱”、“沟通与合作能力欠缺”、“与人合作精神和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方面都需要提高。

实施以培养人才为目的职业教育作为技工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企业培养研发型技术能手,还要使毕业生成为有责任感、能吃苦、爱岗敬业的社会人。由于没有系统、规范的课程体系指导教学,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很难通过量化的评价手段来衡量,其水平的高低往往受到学校的忽视。专业能力可以视为学生进入职称的“敲门砖”,而职业核心能力则是帮助学生职业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2.技工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

2.1要更新理念顺应形势促进培养

在课程上,提高对职业核心能力等泛专业能力的重视程度,将职业核心能力设置成第一课堂,进行必修、选修、就业指导课程专题教学研究。对传统的讲授型德育课程进行课程改革,研究专门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校本教材,使用一体化教学、演示法、启发法、参观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教授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体会职业核心能力的影响力,提高学生在职场中的自信度。

在制度上,设置主题班会教育、奖励评优等内涵建设改进学生管理制度,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或高年级管理低年级,通过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发挥自己的管理水平,既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又能减轻学校的管理负担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选拔生力军和学生领袖,发挥他们在组织管理、服务沟通、以身示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终身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积极向上的健康校园环境。

在文化上,建立和谐、创新、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各种以学生为主导的活动,如创业大赛、市场营销比赛、文艺比赛、技能比赛、主题班会、辩论赛、跳蚤市场、拓展活动等,模拟社会文化氛围,形成校园内的良性竞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素质条件,并将其发展成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形成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2.2提升师资队伍力量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就要求技工院校除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通过概念普及、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增强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教学工作的认识,用培训认证方式培养教师教学能力,重点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产生效应等诸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为展开职业核心能力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合理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开发科研技术成果,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标准确定培养内容和方法。

职业核心能力和传统的专业教学有所不同,重点在于实践和应用,应该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不能只着重于讲授法,而是要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把核心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中。运用“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专业与岗位的适应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落实学习任务、实施多元化评价考核检测教学效果、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实施项目教学法等具体行动,在行动中教学,在行动中育人。

2.3实施校企合作培养

对企业而言,争取到优秀的人才就等于企业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产业调整和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人才短缺的风险。技工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科操作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注重应聘者的职业核心能力素质,在对员工进行考核时加入职业核心能力指标,无论岗位如何变迁,专业如何调整都离不开职业核心能力。

adl03
adr1
adr2